{SiteName}
胡荽种植
胡荽功效
胡荽价值
选购方法
胡荽菜谱
胡荽种类

历史上佛教你不知道的那点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而后佛教传向世界,发展出了大批信徒,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过在佛教漫长的历史中,有一些东西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首先,编者需要先声明,绝对没有毁谤佛教或者诋毁佛教的意思,只是将一些懂事呈现给大家,如果有信徒朋友觉得受到了冒犯,还请见谅。

九子鬼母

众所周知,佛家有24诸天护法神,而在这护法神之中有一位神,名字叫做九子鬼母也被称作诃梨帝母、欢喜母、爱子母等。

九子鬼母的传说说的是,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诞下五百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食之。释迦闻之,佛往之隐其爱子,以济度之,使拥护三宝。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子鬼母的故事。

如果说单单看整个故事的结果来看,那无疑是佛祖用仁慈和大智慧化解世间危机的体现。但是这个故事如果深究的话就有一点让人脊背发凉了。

我们来看九子鬼母是如何出现的:

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由此可以看出来,九子鬼母最初是人身,而不是怪物。

不过,人身的鬼母在朝拜佛的途中却出现了意外,中途流产。而这时候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同行的人居然没有一个向她伸出援手,导致该女子和腹中胎儿闹出了个一尸两命的惨剧,于是这个女子才会在临死之前发下“来生投身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的毒誓来报复当初没有帮助她的那些佛教徒。

那么,为什么讲究慈悲为怀的佛教徒们对于这么一个可怜的女子视而不见呢?难道在他们心中参加庆会比活生生的生命还重要吗?而在故事之中虽然交代了九子鬼母的最终结果,却没有告诉大家当初的那名信徒的结局,因为他们的缘故造成了这场大难难道不应该付出代价吗?

九子鬼母

关于释迦摩尼放弃王位传说

在国内的普遍说法之中,释迦摩尼出家是因为他走出王宫看到了百姓的疾苦,因此放弃了王位选择出家,并且在菩提树下苦思悟道,最终成为了佛祖。

不过,很可惜,这种说法在尼泊尔以及印度的典籍之中没有任何的证实,出家是有的,菩提树下悟道也是有的,但是自愿放弃王位就没有了。

首先,释迦摩尼出生的国家—迦毗罗卫国,实质上只是一个小小的松散联邦,这在当初的印度极其常见,在很多佛经之中也曾经提到过三个村庄就称国。而迦毗罗卫国就是这一种,它实际上只包含了迦毗罗卫城、提婆陀诃、车头、舍弥、库马突沙、石主、弥娄离、散楁拉等10个城镇,国土面积略约二千六百六十六平方公里(也就大约是台湾省大台北地区的面积大小)。

而这个国家周围偏偏还强国林立,随时有被人吞并的危险,为了生存下去只好奉拘萨罗为宗主国,名义上是国,实际上也就是别人的属地罢了。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曾经得罪了自己宗主国的继承人,所以在在侨萨罗国的毗琉璃王执政之后,为报旧怨,对迦毗罗卫城采取了屠灭式剿杀,释迦族人从此流落四方,迦毗罗卫城也掩埋在泥土之下。而这件事情就发生在释迦摩尼出家之后,所以说,释迦摩尼当初未必是不想继承王位,而是不敢,因为随时会丢掉小命。

其次,就算毗琉璃王不去翻旧账,释迦摩尼也不可能继承王位,因为迦毗罗卫国国家管理采取的是部落共和制,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城推选出来的执政官,不是世袭的国王。

迦毗罗卫国都城迦毗罗卫城旧址遗迹

有关于佛教传入我国时间

关于佛教具体传入我国的时间,历来存在很多不同说法,不过普遍的看法是在汉朝汉明帝时期。根据史料记载,汉明帝时期,有一天晚上汉明帝睡觉忽然梦到一个浑身冒着金光的人,于是汉明帝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将这件事情讲给了大臣们听,结果就有大臣说那是西方的佛陀(真诡异的联想,怎么不说是奥斯卡小金人),于是汉明帝派了使者到西域去求取佛像和佛经,并迎请了西域高僧前来当时的首都洛阳,还建立了有史以来第一座由官方修办的寺院—白马寺,在这里翻译了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洛阳的白马寺由此被中国佛教信徒尊奉为“祖庭”。

不过这里面有一些漏洞,首先是就是大臣是如何知道那个金人就是西方佛陀的,很显然在此之前他就曾经接触过,或者听说过佛教和佛陀的故事,不然不会如此回答。再一个,任何的宗教的传播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定是经历过了缓慢的渗透过程(战乱时期和邪教洗脑除外)。因此,说是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是不准确的,而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大约在秦始皇时期,就有自称是孔雀王朝而来的僧人穿过南越来到象郡传道,不过在当时统治南越的任嚣在上报给秦始皇之后,秦始皇认为这个外来宗教的教义和自己的理念不符,命令任嚣把他驱逐了出去。不过,这也不能作为最早传教的证据,因为在此之前是否还有佛教僧侣曾经到来过,目前没法证实。

我国佛教“祖庭”白马寺

佛教徒不能吃肉?

佛教一向提倡的不沾荤腥,于是在很多人的认知之中,吃荤就是吃肉,持斋就是吃素。但是实际上“荤”和“腥”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荤,又叫五荤或者五辛,是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本草纲目·菜部》“蒜”:“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葱、韭菜、洋葱、兴渠为五荤。兴渠即阿魏也。”总之只要是吃过之后会引起口中异味的蔬菜,皆可列入五辛也就是荤里。

至于为什么佛教禁止吃荤,佛经中认为释迦摩尼佛说,五辛生吃会使人容易生嗔恨心,熟食会使人多生欲望。而且十方善神天仙都讨厌它们的味道,而饿鬼却非常喜欢这些味道,它们会顺着你口中发出的臭味来亲近你了,使得福德就会越来越少,厄运也就越来越多。

而至于斋戒,则是指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著香花鬘,亦不歌舞倡伎;八,不坐卧高广大床八条戒律,与吃素没什么关系。

而不准吃肉的规定,其实是中国的皇帝—大名鼎鼎的“和尚皇帝”梁武帝给的命令,梁武帝时期,这位笃信佛教的皇帝对于和尚们吃肉这件事情很是生气,他认为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佛教徒慈悲为怀的形象,于是下令禁止和尚吃肉。

《本草纲目》中所说的五辛

我国最早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是寺庙和僧人

寺庙大家都去过,僧人大家也都见过,同时,大家也都知道金融家和金融从业人员。但是要是将这几者放一起,那估计大家就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但是,这几者还真的可以放在一起,不是瞎掰。

大家都知道,寺庙虽然不事生产,但是由于广大信徒的捐赠很多,再加上在古代寺庙的田产是不用缴纳赋税的,这就导致了当时许许多多的寺庙聚拢了非常多的财富,而这一情况到了佛教发展及其昌盛的南北朝时期更是如此。

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们大都笃信佛教,因此给与了寺庙极大的优待,不仅赏赐了很多财物土地,同时海绵除了寺庙的一切赋税徭役,而当时的百姓为了不用承担那么高的税负,很多人选择去给寺庙打工,租种寺庙的土地,而那些不以做佃户为生的百姓,有时候为了保证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不至于因战乱导致财产受损,也会选择将自己的钱财寄存在寺庙。

寺庙之中积攒的财物多了之后,僧人们开始选择手中的钱财放贷给那些需要钱的人并且收取一定的抵押,而那些人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换上债务,寺院为了挽回损失有会将那些抵押物拍卖以换取钱财。这样来来回回之后,居然在那时形成了一个拥有成熟产业链的“寺庙金融产业”,而这,也为后世的钱庄、当铺、票号的出现起了促进作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寺庙内存有大量的财富,在有些时候也因此导致了当权者的不满,因而在我国历史之上才会引发四次“灭佛运动”。

寺庙的田产

参考资料:《楞严经》、《法华经》、《尼泊尔历史探秘》、《佛教的起源》、《二十四史.食货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uhuac.com/wlfycxxw/1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