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消息:近日,《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印发,提出了实现“八个转型八个新”的总体思路。
到年,江苏将率先建成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争取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省范围内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新型枢纽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五”时期,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新的突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公里,设区市全部通动车,12个设区市通高铁,7个设区市开通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9个运输机场均实施新一轮改扩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建成3座、开工6座过江通道,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实现过江通道直通;高速公路公里,率先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
港口综合通过能力22.9亿吨,千吨级航道公里;行政村镇村公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快递服务行政村通达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
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规划》提出了“”的发展目标,即到年,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省域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南京、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勤,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完成投资1万亿元。
江苏五年一小步,到年,江苏铁路发展实现:
新增铁路里程约0公里,总里程达到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约公里,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左右县(市)。城市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约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0公里。
省会南京与国家主要城市群4-6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3小时通达;宁镇扬、苏锡常、沪苏通、徐连淮形成1小时交通圈。
十年一大步,到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形成“交通圈”(南京至国家主要城市群4小时通达、周边城市群3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之间2小时通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和“快货物流圈”(全国0公里以内1日达、公里以内2日达、公里以上3日达)。
中长期铁路网布局形成“六纵六横”高速铁路网和“三纵三横”普速铁路网。
城市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重点围绕沿江城市群以及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以区域一体、功能匹配、便捷高效为重点,形成“拥江环湖环沪”的城际铁路网和中心放射的市域(郊)铁路网,到年,城市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约公里。
以下为部分部分原文:到年,江苏铁路发展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基础路网。铁路网络持续完善,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新增铁路里程约0公里,总里程达到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约公里,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左右县(市)。城市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约0公里。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铁路专用线全覆盖,重点港区铁路进港率70%左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0公里。建设客货运枢纽20个以上。
运输服务。客货运全程服务效率更高,助力城市群一体发展的条件不断改善。省会南京与国家主要城市群4-6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基本实现各设区市间2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3小时通达;宁镇扬、苏锡常、沪苏通、徐连淮形成1小时交通圈。铁路货运体系基本形成,高铁物流起步发展,中欧班列持续发力,年开行量超过列,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
改革发展。铁路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自建自营取得突破,新增自主运营城际和市域(郊)线路3条以上,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全面构建。智慧轨道示范工程初步建成,轨道场站综合开发2处以上,全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力争达到亿元。
到年,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江苏”,基本实现县(市)高铁通达,建成对外高效联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枢纽衔接顺畅的现代化铁路网,形成“交通圈”(南京至国家主要城市群4小时通达、周边城市群3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之间2小时通达,都市圈1小时通勤)和“快货物流圈”(全国0公里以内1日达、公里以内2日达、公里以上3日达).
自主运营体系基本建成,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形成人悦其行、货优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铁路客货运体系,生动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江苏铁路领域实践的美好图景。
-END-
更多
●今年“最有钱”排行榜:江苏首富首次挤进前15,这个城市富豪最扎堆,不是南京
●安庆雨润中央新城四期何时复工?官方回应来了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安庆联动创新区!获批!
●
江苏人高铁建设又迎来利好!让江苏倾听宜商的声音
让你我感知苏皖的脚步
通宜苏创未来
如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olqs
fox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