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现今中国有“八大菜系”,又包含了“煎、炒、烹、炸、炝、煮、焖、烘”等一百多种烹饪技法,可谓一样食材百样吃法。这也是中国多年的历史慢慢发展过来的。如果“吃货”们想穿越回古代,尝尝当时原汁原味的古代菜肴,那就得好好选选了,因为你想吃的,当时可未必有啊。下面就列举一番,看看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秦汉时期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立国,秦汉时期农业的谷物种植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主食方面主要以稻、黍、稷、麦、菽,通为主,也就是今天的,大米、黄米、小米、小麦、大豆俗称的五谷了。最重要的蔬菜一共只有五种:葵、藿、薤、葱、韭。主要的肉食有猪、羊、鹿、鸡、鸭、鱼,狗也是主要的肉食,“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在那时流传下来的。
烹饪方式主要是“羹”,就是把肉菜米放在一起烹饪,类似于现在的皮蛋瘦肉粥,蔬菜粥之类的。贵族吃肉羹,平民百姓吃菜羹,秦汉时期没有炒菜,那时的菜更像是今天的凉菜,伴着吃。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主食主要吃“饼”、笼蒸、火烤、油炸的面食都称为饼,菜有韭菜、冬瓜、芋头、萝卜、芹菜、茄子、苋菜等现代人常见的蔬菜,也有诸如蔓菁、胡荽等已退出现代人餐桌的蔬菜。
当时鸡、鸭、猪、羊的养殖比较普遍,而鱼类主要有鲫鱼、鲤鱼、鳝鱼、鲶鱼和虾、蛎等,也出现了最早的水产养殖户。烹饪方式则以蒸、煮为主。
隋唐时期
唐朝人的主食主要是饼和饭,饼有胡饼、蒸饼和汤饼等。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猪肉虽有但吃得不太多,由于羊肉膻味大,所以胡椒(能去膻味)在当时很重要,自然价格也高。当时在唐朝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也是唐朝传到日本,至今又给传了回来。
宋元时期
到了宋元时期,餐饮业就开始极其的发达了,《清明上河图》中有余栋房屋,而餐饮业店铺就接近半数。烹饪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煎、炒、爆、炖、炸等烹饪技法在当时均已出现,而且食物储藏保鲜工艺也较前代有提高,像窖藏、冰藏、密封、灰藏、涂蜡等,都是当时常见的食物储藏办法。
像东坡肉、河豚鱼、烤羊腿、火锅、烤饺子等等美食都是那时候开始出现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自宋代开始,人们每天开始吃三顿饭了,而之前的朝代,多数是每天两顿饭。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在烹饪技术上更加成熟和规范了,有烧、蒸、煮、煎、烤、卤、摊、炸、爆、炒、炙等等。在制作的精细程度上,也是让人十分惊叹的。比如《金瓶梅》中,仅以蛋的做法,就有摊蛋、煨蛋、洒蛋、糟蛋、蒸蛋、煮蛋、饡蛋等等。
而且通过外来食材的传入,大大丰富了原来的菜系和菜式。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大蒜都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的,特别是辣椒的到来,对于中国菜系来说是更是革命性的。没有辣椒,就没有今天的川菜、湘菜。
那好吃的菜肴就更多了,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请参看传统相声节目《报菜名》。
各位小伙伴们,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吃些什么呢?欢迎